前言
通过 Observer 和 Dep 对象的学习,我们大致已经对 vue 内部是如何定义数据动态响应方式的, Dep 内部和 Watcher 对象互相交织着,形成动态响应机制。
现在就开始看 Watcher 对象,看其中是怎么个设计方式。
Watcher 对象
对象创建
既然 Watcher 是个对象,那肯定有 new 的地方,但似乎我们现在都没有看到这样 new Watcher() 的操作。
其实 vue 完成所有的初始化动作后,就会定义 mount 函数,内部完成渲染相关的工作,这里不做展开,到渲染函数篇在细看。
如下就是一个 Watcher 对象的创建操作:
1 | function mountComponent() { |
当然 Vue.prototype.\$watch 内部也创建该对象:
1 | Vue.prototype.$watch = function() { |
我们也知道 computed 和 watch 选项属性使用上也大致相同,所以 computed 内部也是用 Watcher 创建的:
1 | function initComputed(vm: Component, computed: Object) { |
代码主体
大致知道了 Watcher 对象的创建,我们来看其代码:
1 | // src\core\observer\watcher.js |
属性初始化
如果我们以 \$mount 中的 Watcher 作为切入点,那么 Watcher 对象的创建后,其构造函数收到的值将是这样:
1 | class Watcher { |
初始化基础属性:
1 | // options |
1 | this.cb = cb; |
除了 this.active 为 true ,其他用于判断的属性都为 false 。(再次强调下,这里是以 \$mount 中的 new Watcher 的参数为切入点)
初始化依赖对象:
1 | this.deps = []; |
看这些属性的名字,基本能猜出:这些属性将是 Watcher 和 Dep 进行交互通讯的桥梁。
解析 expOrFn ,得到 getter 方法:
1 | if (typeof expOrFn === "function") { |
最后根据 this.lazy (false) ,运行 get 方法,得到 this.value :
1 | this.value = this.lazy ? undefined : this.get(); |
下面我们从构造函数 get 方法开始,看数据响应机制是如何实现的。
get 预取值
get 方法代码:
1 | get () { |
进栈
当 Watcher 对象初始化后,就会触发 get 方法,第一步就调用 pushTarget ,我们来看下内部原理:
1 | // src\core\observer\dep.js |
vue 声明时,就定义好了 Dep.target 属性,当调用 Watcher 调用 后,将 Watcher 实例引用 this 赋值给 Dep.target ,同时也放入监听堆栈队列 targetStack 。
执行 getter
定义完 Dep.target 后,马上执行 this.getter 方法:
1 | value = this.getter.call(vm, vm); |
而这个方法就是前面提到的 updateComponent ,我打了个 debugger 来说明这问题:
call 执行完后,并不会跳到最后的出栈方法 popTarget ,而是转到了我们前面 definedReactive 中定义的 getter 方法:
因为我们的模板可能这样:
1 | <div>{{name}}</div> |
这样就涉及到观察对象上属性的取值操作,所以触发了 getter 。
中间触发的依赖关系待会儿再说。
出栈
获取到 value 后,则执行 popTarget 出栈:
1 | function popTarget() { |
刷新队列
调用 cleanupDeps 方法,来更新 dep 相关的属性:
1 | cleanupDeps () { |
this.deps 是个数组,它是哪里有数据塞入的?就是在 cleanupDeps 方法中。
上面 1 和 2 分别是对 id 依赖集合 和 依赖队列 做置换顺序:
1 | let tmp = this.depIds; // 历史 id依赖集合 |
这样 depIds 得到最新的 id 依赖集合 , newDepIds 最后被清空。
下一步对 deps 也是一样的处理,将最新的 newDeps 赋值给 deps ,然后清空 newDeps :
1 | tmp = this.deps; |
依赖 Dep 和监听 Watcher 的关系
我认为这是 真正的数据动态响应机制。
前面提到的的 Observer 只是对我们的对象数据进行观察; definedReative 只是提供了响应“动力”,或者是触发点。
而当数据真正响应后,其内部通过有 Dep 对象提供的 depend、notify 方法和 Watcher 之间的交互才是真正的机制。
添加依赖 addDep
我们知道当被观察对象的属性被调用了,则触发了 definedReative 中的 getter 方法。
内部调用了 dep.depend() 方法,最终执行到了 Watcher 的 addDep :
1 | // defineReactive getter |
我们来细看中间是什么逻辑:
程序开始执行时,this.newDeps = [] 和 this.newDeps,this.depIds 为空集合,然后调用 dep 实例的 addSub 方法 ,往 dep.subs 订阅队列添加 Watcher 对象。
1 | // Dep |
依赖通知 notify
当我们更新数据时,就触发了 definedReative 中的 setter 方法,调用了 dep.notify() 。
notify 内部调用了 Watcher 对象 update 方法:
1 | dep.notify() |
1 | update () { |
在 update 方法内部,根据同步属性 sync 判断是执行 run 还是 queueWatcher 。
当然目前不管那么复杂的条件,就先看 run 方法,因为 queueWatcher 最终还是要执行它的。
依赖执行 run
这是 run 的主体代码:
1 | run () { |
能看到内部又去执行了 预期值 get 方法。并且最后把新老 value 交给 cb 方法,这也就是我们在调用 watch api 时,有数据更新前后的值的原因。
总结
基于这三篇我们对 Observer 、 Dep 、 Watcher 这三个核心对象和数据动态响应机制起到的作用就有个大致的概念基础了。
其中为什么 vue 要那么设计、以及在 initState 方法中其他选项属性的定义解析我们后面继续学习。